許中科 40 年改革開放史,是一部創新史。創新立足傳統、突破傳統,依托現實、推動變革。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,國家不斷創新、人民活力迸發,社會不斷刷新、創新成果為人民共享,創新創造中國奇跡。 創新是“逼”出來的,為的是使人民擺脫貧窮,使國家走向強盛。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持續創新的根本保障,黨也通過自我革新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。在改革開放進程中,黨始終堅持理論創新,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創新之路、改革之路、發展之路。改革之初,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和發揚光大的解放思想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,就是一條創新的思想路線。黨的十九大上,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,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的理論的重大創新,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。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,中國始終堅持制度創新。創新是全局性和系統性的,是統籌推進各項改革、穩步推進各領域開放,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,有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農村承包地“三權分置”,從經濟特區設立到自貿區建設……40 年來,制度創新不斷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鋪路架橋。這一切,無不在制度層面體現大膽嘗試的首創精神。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,中國始終堅持科技創新。從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”的論斷,到“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”的宣示;從“天眼”探空、“蛟龍”探海,到神舟飛天、高鐵奔馳……科技創新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中發揮重大作用。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 (責任編輯:棗莊市中新聞網) |